以技术创新探索法务管理新模式——记智慧法务专家罗娟

未分类 2年前 (2022-04-22) 75 人围观 以技术创新探索法务管理新模式——记智慧法务专家罗娟已关闭评论

(作者/柳惠明)法务工作在监督企业合规,避免企业触犯法律风险,解决企业经济纠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法务运作模式存在企业法务与职业律师团队缺乏协作,企业历史案件无法追溯,企业案件诉讼执行率等情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法律从业者加入智慧法务技术创新研发之中,他们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研发一系列智能化的法律服务技术成果,构建与时俱进匹配智慧服务的管理模式,支持企业丰富多样的业务场景。国内知名智慧法务技术研发专家、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组织构建高效协同的法务管理平台,是法务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这有利于打通企业内部数据信息,实现法律事务的互联互通、动态管理、高效协作、全程监督,助力企业规范法律工作,提升法务管控效力。从事法律服务近十年,罗娟有着极为丰富的解决企业经济纠纷、企业诉讼事务、企业合规监察、企业舆情危机以及金融、资本市场重大商业争议事件的经验,因此她比其他同行更了解中国企业在法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为了能够实现组建高效协同的法务管理平台这一目标,她潜心钻研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走访各高校信息技术科研机构与专家学者探讨信息技术前沿应用,经过数年时间的攻关与实验,最终于2021年3月发布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法务管理系统V1.0”。此项技术对提升法务工作内外协同能力,优化法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并确保法务活动的合规性和可靠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应用也为企业带来更高效、透明和安全的法务管理体系,推动了法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40411/f282995da00b339cb92f7f756d3417dd.png

传统法务管理系统存在数据安全性差、合同执行效率低、历史案件可追溯性差等问题,针对这项不足,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法务管理系统V1.0”的研发中罗娟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使该系统可以将法务数据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上,保障了企业敏感信息的安全,防止数据篡改和泄露,提高了整体数据安全性。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也使得审计跟踪更为透明,便于企业法务部门开展企业合规监督,确保了企业法务活动符合各种法规和规定。此外,该系统还具有智能合约功能,能够实现合同的自动化管理和执行,有助于减少合同纠纷、提高执行效率,并确保了合同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区块链的可追溯性使得通过该系统建立的智能合约有着可靠的证据链,从而加强企业在法律纠纷中的地位,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和时间。

有别于其他的法务管理系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法务管理系统V1.0”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在数据安全方面,该系统实现了对法务工作过程信息化管理和跟踪,且采用区块链存储方式的证据材料,保证上传的证据材料的不可篡改性,减少纠纷的产生。其次,该系统采用数据智能分析方法提取企业争议事件相关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建立起企业动态数据,可以是纵向不同层级企业法务(包括法务专员、法务总监),横向企业各部门(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及外聘律师等能够协同工作,提高日常法律管理工作效率。再次,区块链数据库的构建,确保了法律案件产生后,能够快速获取多源案件信息,实现历史事务从立案、处理、结案流程进展状况信息全方位共享,提升案件处理效率,缩短案件执行周期。

据了解,此项技术成果一经发布便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有上百家金融、投资和专业法务服务企业应用该项技术成果,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据相关机构评估结果显示,应用该技术的企业,法务管理效率平均提升54.2%,案件诉讼执行率提高至97%,极大保护了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作为智慧法务的推动者和领军人,罗娟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和激情,除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法务管理系统V1.0”,她还研发出“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智能法律文书管理平台V1.0”,主持了国家级科研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法律服务平台设计研究”的研究工作,为推动中国法律服务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马长山曾这样评价她,“作为优秀的智慧法务专家,罗娟不断攻克技术难关、解决行业痛点,一直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这一评价涵盖了法律同行对罗娟个人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知行合一,开拓创新,不遗余力地推动智慧法务发展,是当代法律人的使命。”罗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法律行业从业的使命。相信未来,她还将不断推出更多法律事务智能化创新成果,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法律服务变得更为先进且人性化,让法律真正帮助到更多企业和个人。